丹尼最近在實驗嚴格的早9晚5讀書/工作計畫(但目前仍只能早10晚5.5):
早上九點開始讀書、努力衝刺到下午五點後直接收工吃晚餐,後面附贈的的七小時是我完整的休閒放鬆行程。
這套流程實行到目前的感觸良多,整體心得是:欸!這不就是Work hard Play hard嗎?
定義Work hard & Play hard
丹尼在人生各階段對於這句話的解讀都大不相同,現在回想起來都蠻稚嫩的:
國中:又會讀書又會玩看起來好叛逆(反刻板印象),我要學起來。
高中:學一項課業外的才藝對於戀愛市場一定是大加分(事實上沒有)。
大學:一直讀書好辛苦喔(只是不想讀書),培養興趣可以充電、分散學業上的注意力。
那我現在對於這句話的定義呢?底下會把每個字拆開來逐一解釋:
Work=工作、讀書(每天必須做的義務、不一定是自願的)
Play=樂趣、休閒(發自內心想做的事、是出於自願的)
Work跟Play應該很好理解,工商社會習慣白天工作(Work),晚上玩樂(Play),這些生活大家再熟悉不過,然而最大的差別在於過程中主動努力的程度(=Hard)。
Hard的三大特點:保持專注+設定目標+提升技巧
保持專注
保持專注的原因有二:達到心流狀態&培養專注力。如同心流(電子書連結)書中所傳達的重要概念:
懂得尋找心流的人,即使在絕望中也能夠感受到樂趣。
達到心流可以讓人感受到快樂,不論是白天在辦公室解決一筆大生意、或是晚上在家裡成功完整彈奏第一首吉他Cover,只要能達到心流、全心投入一件事物,幸福、成就感便會隨之而來。再者,想達到心流的大前提是不受外界影響、全新潛入目前的目標上,如果連最基本的專心都無法達到,大部分困難的任務、樂趣都無法如願完成,能完成的就只剩不用花費腦力的享樂(喝香檳、吃大餐)。因此收發簡訊、跟朋友聊天、掛網手遊等分心行為都是過程中不允許的。
設定目標&提升技巧
目標跟能力兩者其實互為表裏,為了達成目標以磨練技巧,我們會不停重複底下四個步驟:(理論來自刻意學習〈電子書連結〉)
執行動作→接受回饋→修正動作→技巧提升→再次執行動作…
每一次的嘗試跟修正會累積技巧的提升,直到達成目標。如果進步卻沒有訂定更高的目標(A0→A1)便會感到厭倦,反之太過急躁於想進步,訂定更高的難度卻沒有提升技巧(A0 →A2),會感到更加挫折。最好的方式是每進步一點便提高一點點難度、逐步累積下去(A0→An)。
理論說起來可能略有空泛,實際舉例便能清楚體現,以健身的深蹲為例:
站定位後,鬆開膝關節向後下蹲(執行動作)
感受下蹲深度是否足夠、下背疼痛是否大到無法負荷(接受回饋)
恢復定位後修正下次蹲下的高度、停留時間、重心的位置(修正動作)
花了一個月從深蹲50公斤x10下進步到55公斤x10下(技巧提升)
訂下本月新目標:60公斤x10 下
白天Work hard,晚上Play hard
如果你也是跟我一樣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學生/上班族,接下來的生活規畫表或許會很眼熟,唯一的相異處在於晚上的樂趣是事先規劃好的,並非當天下班臨時起意想到的。
從圖中行程鬆緊程度可以發現,我們也沒有要立刻達到下班後樂趣排滿7小時的行程,我們先養成”規劃樂趣”的習慣,習慣之後再逐步增加樂趣的時間比例。整個行事曆的重點在於“事前規劃”,如此才能避免寶貴的完整下班時間分散到各大社群媒體、打發瑣碎時間的app上。
Play Hard示範
底下的樂趣項目可以隨個人喜好安排,只要符合hard三大特質的項目、出於自願從事的都適用,丹尼在這公開自己的樂趣公式給大家依樣畫葫蘆:
樂趣公式=花XXX時間全心執行OOO以達到AAA目標
電吉他:花至少1小時全心練習電吉他,以達到把estella彈奏順暢
PS4:花大約2小時全心挑戰隻狼(知名硬核遊戲)內的final boss,以成功通關
散步:花30分鐘不使用手機繞臺中公園一圈,探索整個公園的地理型態
先謝謝願意看到這段的朋友,既然都看到尾聲了,何不嘗試看看以上方法,讓生活開始融入一點點的心流,為生活增添一點點的滿足感。
欸等一下!可是我下班後就是很累,沒有注意力去完成樂趣了,該怎麼辦?
丹尼的下一篇會嘗試提出幾個方法來解決行程表外的臨時狀況,請大家繼續關注下去。